核心提示:
1、为政府服务,积极建言献策。
一是协会秘书处组织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为响应中央提出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号召,针对电工行业如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协会秘书处组织编写了《发电设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调研报告》、《输变电设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调研报告》和《风电设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调研报告》并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为促进节能产品消费,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规定,协助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制定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实施细则》,有力支撑了政府工作。
二是相关分会提出行业发展建议。电力电子分会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参与工信部制定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2013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制定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2013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等建议;中小型电机分会和协会秘书处参与制订了2012年工信部组织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征求意见稿);电站辅机分会提出《电工行业节能产品的开发》,配套出台了《对制造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保证的针对性政策》等建议。
三是组织完成电器工业经济运行统计工作。协会目前实行电站锅炉、汽轮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电线电缆等九大类主要产品产量季报制度,对重点行业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尤其是电站锅炉、高压开关、中小电机、低压电器等分会积极配合协会总体统计工作,在密切关注电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实时跟踪电工行业转型升级成果与进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多个政府部门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2、为行业服务,发挥平台作用。
一是组建成立了发电设备生产运营专家委。“十二五”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动态,更好地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2012年协会在原“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电设备运营计划专家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电设备生产运营专家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工作范围和覆盖面,为更好地履行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职责搭建了有效平台。
二是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电工行业分中心。2011年协会秘书处成立了“国家职业大典修订电工专家组”,经过2012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完成了职业大典(电工部分)的修订工作,确立了电工行业的16个职业114个工种,涉及到36个分支领域,同期还完成了《电器工业协会相关分会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对应关系图》及编制说明,清晰地给出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脉络;二是成立了电工行业分中心,把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行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体系框架下开展工作。2012年6月经过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复,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电工行业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已开展防爆电器、风电电器设备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三是整合行业资源,强化信息服务。2012年协会为应对期刊杂志的体制改革,9月在上海秘书长会议通报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12月组织各分会和相关研究院所下属杂志社的社长、主编、编辑部主任和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召开“电工行业期刊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工作研讨会”,一致认为全行业应携手配合,共同做好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行业媒体资源的整体作用,推动电工行业期刊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行业技术研讨与交流。协会秘书处与低压电器分会为贯彻《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科学、规范的推进低压电器可靠性工作,召开了两次行业可靠性工作研讨会,并成立了低压电器可靠性工作组,明确具体实施计划和主要任务,有力地推动了低压可靠性示范工程建设工作。高压开关分会组织召开了“高压开关配套件技术研讨会”,邀请了行业专家及二十余位企业代表就环氧绝缘制品、绝缘拉杆、触头及其它相关专业技术做专题发言。风力发电电器设备分会组织召开“2012国际海上风电开发技术论坛”,探讨了行业政策导向与制定、海上风电场规划选址与设计、风电机组关键技术、风机传动系统、风电场运营与维护等热点话题,分析了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发展方向。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组织了智能电网设备发展与需求趋势研讨会,对我国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为会员服务,反映热点和诉求。
一是积极反映行业的诉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颁布了《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根据该政策,电工行业银基触头企业将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这对电工合金行业的影响很大。在政策颁布后,协会秘书处牵头与电工合金分会,积极将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反映给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反映行业诉求方面,协会真正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2012年协会开拓了新的“走出去”业务,组织国内11家会员企业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出展面积达100m2。作为国际商贸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内企业参加国外举办的展览扩大了商务接触面,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大了与国际电力设备制造商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渠道。2012年共组织10项出国交流活动,参加人数创近年来之最。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升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同时继续保持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同行业协会的交流与互访,促进了多方的合作与发展。
四是积极开展展会活动。2012中国国际电工电器装备博览会于9月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第四届中国国际输配电技术装备与附件展览会、第一届中国新能源控制技术与装备展览会、第26届中国焊接博览会组成。这次展会共有131家公司参展,展出净面积7500m2,同期还配套组织了17场行业技术研讨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协会秘书处组织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为响应中央提出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号召,针对电工行业如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协会秘书处组织编写了《发电设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调研报告》、《输变电设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调研报告》和《风电设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调研报告》并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为促进节能产品消费,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规定,协助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制定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实施细则》,有力支撑了政府工作。
二是相关分会提出行业发展建议。电力电子分会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参与工信部制定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2013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制定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2013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等建议;中小型电机分会和协会秘书处参与制订了2012年工信部组织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征求意见稿);电站辅机分会提出《电工行业节能产品的开发》,配套出台了《对制造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保证的针对性政策》等建议。
三是组织完成电器工业经济运行统计工作。协会目前实行电站锅炉、汽轮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电线电缆等九大类主要产品产量季报制度,对重点行业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尤其是电站锅炉、高压开关、中小电机、低压电器等分会积极配合协会总体统计工作,在密切关注电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实时跟踪电工行业转型升级成果与进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多个政府部门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2、为行业服务,发挥平台作用。
一是组建成立了发电设备生产运营专家委。“十二五”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动态,更好地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2012年协会在原“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电设备运营计划专家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电设备生产运营专家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工作范围和覆盖面,为更好地履行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职责搭建了有效平台。
二是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电工行业分中心。2011年协会秘书处成立了“国家职业大典修订电工专家组”,经过2012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完成了职业大典(电工部分)的修订工作,确立了电工行业的16个职业114个工种,涉及到36个分支领域,同期还完成了《电器工业协会相关分会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对应关系图》及编制说明,清晰地给出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脉络;二是成立了电工行业分中心,把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行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体系框架下开展工作。2012年6月经过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复,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电工行业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已开展防爆电器、风电电器设备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三是整合行业资源,强化信息服务。2012年协会为应对期刊杂志的体制改革,9月在上海秘书长会议通报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12月组织各分会和相关研究院所下属杂志社的社长、主编、编辑部主任和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召开“电工行业期刊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工作研讨会”,一致认为全行业应携手配合,共同做好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行业媒体资源的整体作用,推动电工行业期刊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行业技术研讨与交流。协会秘书处与低压电器分会为贯彻《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科学、规范的推进低压电器可靠性工作,召开了两次行业可靠性工作研讨会,并成立了低压电器可靠性工作组,明确具体实施计划和主要任务,有力地推动了低压可靠性示范工程建设工作。高压开关分会组织召开了“高压开关配套件技术研讨会”,邀请了行业专家及二十余位企业代表就环氧绝缘制品、绝缘拉杆、触头及其它相关专业技术做专题发言。风力发电电器设备分会组织召开“2012国际海上风电开发技术论坛”,探讨了行业政策导向与制定、海上风电场规划选址与设计、风电机组关键技术、风机传动系统、风电场运营与维护等热点话题,分析了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发展方向。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组织了智能电网设备发展与需求趋势研讨会,对我国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为会员服务,反映热点和诉求。
一是积极反映行业的诉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颁布了《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根据该政策,电工行业银基触头企业将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这对电工合金行业的影响很大。在政策颁布后,协会秘书处牵头与电工合金分会,积极将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反映给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反映行业诉求方面,协会真正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2012年协会开拓了新的“走出去”业务,组织国内11家会员企业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出展面积达100m2。作为国际商贸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内企业参加国外举办的展览扩大了商务接触面,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大了与国际电力设备制造商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渠道。2012年共组织10项出国交流活动,参加人数创近年来之最。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升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同时继续保持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同行业协会的交流与互访,促进了多方的合作与发展。
四是积极开展展会活动。2012中国国际电工电器装备博览会于9月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第四届中国国际输配电技术装备与附件展览会、第一届中国新能源控制技术与装备展览会、第26届中国焊接博览会组成。这次展会共有131家公司参展,展出净面积7500m2,同期还配套组织了17场行业技术研讨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