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优势展放导线
早在2003年,云南送变电公司就成功研制了飞艇展放牵引绳,并将此技术推广。随着近年安全、绿色施工以及工程工期的要求,飞艇展放牵引绳已逐渐不能满足现场要求。为了实现电网建设更加高效、快捷、环保,云南送变电公司于4月份开展了遥控直升机放线项目的开发研究。
在项目人员的努力下,今年11月6日,在±800千伏糯广直流输电线路工程144至147号塔间,成功展放2.6千米的导线牵引绳,全程耗时20分钟。
据了解,遥控直升机具有五大优点:一是抗风能力强,达到5到6级,而以往的飞艇放线抗风能力只达到3级;二是续航时间长,可以一次性飞行45分钟,比飞艇增加15分钟;三是起降场地要求低,只需3个平方就能起降,而飞艇必须要有10平方以上的场地才能起降;四是成本较低,0.5升93号汽油就能够飞行30分钟,放线4公里以上,而飞艇放线,不仅需要消耗燃料,每次放线都要消耗两瓶氦气,成本在3000元以上;五是遥控直升机体积小,质量轻,搬运方便,只达到飞艇放线配套设施的十分之一。
目前,云南送变电公司共有神龙520和260型遥控直升机各一架。
多次试验攻克难关
从4月16日开始立项,到11月6日成功展放导引绳,看似短短的6个多月,却凝聚了项目人员的诸多心血,项目人员从直升机选型到掌握操作技术,再到实际应用,项目实施负责人王俊介绍说:“创新就是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就是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改进提高。”
“遥控直升机跟其他常规工具不一样,不像钳子、扳手,买回来就能用,包装箱都要改进,因为设备厂家不会考虑我们的工作环境及相关要求。”项目人员宋文彬这样介绍。在9月份的一次试飞中,由于施工现场道路颠簸,直升机在包装箱内晃动较大,就造成了机件损坏,导致飞行计划失败。为了有效解决包装的难题,项目人员对包装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制作了弹性挂钩,才保证了直升机在出行途中的安全。
在试验阶段,失败是家常便饭,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8月14日,直升机在飞行中失控,落地后无法熄火,螺旋桨继续转动,机身侧向移动。为了避免遥控直升机侧翻后造成损毁,甚至引发火灾事故,在这个紧要关头,项目人员吴显跃、李春等四人,奋不顾身上前按住直升机,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说起这事,吴显跃师傅现在想起来都还有些后怕,飞速旋转的螺旋桨当时极有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但当时四人不约而同就冲向直升机,靠人力与螺旋桨对抗,直到发动机熄火。事后检查,原因是由于训练场地有外部信号干扰GPS,控制油门的方向舵机烧毁,对相关部件进行改进后,才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说起在10月13日的试飞,项目人员异口同声地说出“太惊险”三个字。据项目人员介绍,试飞当天是练习多遥控点接力飞行,直升机刚到第一基塔位,由于引绳较轻,再加风向发生改变,牵引绳被卡在塔材接缝处,导致直升机无法继续前行,耽误了五分钟之后,在人员的帮助下,直升机才脱离羁绊。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直升机返回到中间塔位的时候,负责此段接力的遥控器失灵了,无论怎么操作,对直升机都没作用,而下一个遥控点相距较远,还没进入视线范围,在此危急关头,遥控人员果断决策,利用对讲机传递信息,由下一个遥控点进行盲飞,基于平时刻苦训练的信心和同事之间的相互信任,直升机才慢慢进入遥控人员的视线范围。由于挂线和盲飞耽误了飞行时间,导致油料不足,万不得以,直升机80码高速飞行,并紧急迫降,才保证了安全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