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收购价大约为火力发电或核电价格的两到四倍。针对各种资源的发电成本和发电功率不同,政府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收购价格。这一定价高于发电成本,给从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非电力企业以较大盈利空间。
为了鼓励新建住宅加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日本政府从2009年1月起就恢复了补助金制度,每1千瓦的装置补助7万日元,各地方政府机构还有相应的补贴。根据经济产业省的估算,家庭住宅如果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在获得政府补助金的前提下,考虑节约的电费和出售电力的收入,安装成本大约10年可以收回,之后将是纯收益。另外,家庭如果不愿自己发电,也可将屋顶空间出租给民间企业经营电力事业。
民间资本纷纷“触电”
日本政府的能源新政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利益驱使众多家庭和非电力企业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电力,从而极大提升能源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并推动新能源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新能源部部长新原浩朗估算,引入FIT制度后,2012年度仅太阳能电力供应就将是现有的1.4倍,其中80%将是家庭卖给电力公司的。
受电力新政刺激和较高固定收购价的诱惑,许多民间非电力企业开始进军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软银旗下子公司也在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软银总裁孙正义表示,软银计划到2014年底新增11个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站,包括在北海道兴建迄今日本规模最大的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站。日本的许多零售业巨头,如日本最大的电器连锁企业山田电器、便利店巨头罗森公司等,也纷纷加入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
“国民健康”是日本关东地区的一家药店连锁企业,7月1日之后,“国民健康”药店开始进军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日前,记者走访了该企业位于东京江户川的葛西分店。据药店方面介绍,今后将在每年新增的约40家新店的屋顶全部安装光伏发电的太阳能面板,现有的约400家店铺也将逐次安装。目前该公司正在订购所需要的太阳能面板,所发电量将全部卖给电力公司,卖电年收入可达数亿日元。
助推配套产业起飞
随着FIT制度的实施,日本可再生能源相关配套产品的市场也将急剧扩大。按日本经产省的规划,日本企业的蓄电池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万亿日元提高到2020年的10万亿日元,世界市场占有率将达50%。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甚至有望给日本创造出新的产业集群。日本经产省新能源产业研究会一份报告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和需求多样化,新能源产业的集群效应将扩大到能源控制机械、蓄电池、IT家电、电动汽车等关联行业,并且辐射到产业上游的新材料、零部件以及工程系统设计等。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岛核事故后国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和需求程度极大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引入FIT,将使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发电量中的比例飞速提升。枝野幸男甚至评价说,FIT制度的正式实施将使2012年成为“可再生能源普及元年”,日本可再生能源产业将从此起飞。
当然,FIT制度的前景也绝非一片坦途。目前的收购制度是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成本追加到电费中,由国民负担。具体来说,电力公司会把收购成本转嫁到电费中,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所占比例提高,家庭和企业负担也将增加。因此,如何在普及的同时降低成本,是该制度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