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监管标准化工作是电力监管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构建和谐监管环境和保障电力安全的有效手段,加强电力监管标准化是做好电力监管工作的必然要求。电监会一直高度重视电力监管标准化工作,为实现依法、依规、依标准监管,完善电力监管手段,2007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标委会)。电监标委会主要负责电力监管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包括电力市场、接入服务、供电服务、电力安全、普遍服务、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节约土地资源和节能等。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迄今已有四项电监标准获批发布,并将于今年陆续实施。中国电力报开辟专栏,对四项标准逐一介绍,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也对已发布的电监标准予以了报道,电监标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降损耗,增收益——标准提高效率”。电监标准是电力监管机构约束、规范电力企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体现基本的政策导向,在促进电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的《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通过它的推行,将进一步激励电力企业的能耗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一是实现节能目标,促进减排;二是有效控制电力生产和输送成本,在电价管控阶段起到一定的抑制电价上涨的作用,为未来的竞价市场做好准备;三是逐步实现综合线损率与线损收费的一致,防止因为线损收费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产生贸易壁垒,阻碍电力资源的余缺调剂和优化配置;四是推动分布式电源以及综合利用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以及中小型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