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讯:自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后,截至目前,罹难人数已上升至75人。
事件发生在周六清晨,休息日,工厂却人满为患。该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公司共有员工450人,而当时在车间人数,就达到264人,其中打卡上班者有261人。
数字反映出某种熟悉的国情:一方面,要不要加班,工人无法作出自由选择。订单来了,公司就得加班加点,这个时候提出不想干活,几乎等同于辞职。而另一方面,吃苦耐劳的中国底层民众,只要能够获得酬劳,可以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可以忍受工作加点加班,甚至承担起危及生命的风险。此种廉价劳动力,已成我们熟悉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发生地昆山,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它的经济体量在上海经济圈中所占比重之高,无人望其项背,有人甚至就此提出“昆山模式”。无论是“昆山模式”,还是“东莞制造”,它们都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中国制造,说白了就是代工,无数的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挪到中国,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
在昆山,像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这样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不计其数。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批准来自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企业2000多家,合同外资近100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23家在昆山投资。昆山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大陆国际资本输入密度最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