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巍然挺立的秦川集团
“在这个‘冬天’,员工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带着大家一起朝前走。”这是在金融风暴肆虐之时,秦川集团董事长龙兴元会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境外媒体看陕西”记者采访团时说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展现的是他自信的笑脸和坚定的目光。是什么让秦川集团领导能保持这样的自信呢?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了0.5%的负增长,工厂订单下滑幅度创近10年来的新低,失业率升至15年来的新高,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承认,美国从2007年底就开始衰退。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已连续两个季度经济下滑,陷入衰退。而据联合国的报告预测,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出现0.5%的负增长,为二战之后最糟糕表现。这些迹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导致了全球灾难性的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已经将世界经济推进了“冬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
以外向型为主的中国经济也未能独善其身,其传导效应使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急转直下,GDP在历经长达5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同比增幅在第三季度首次下降到9%。2008年采购经理指数(PMI)从9月份的51.2降至10月份的44.6,11月份迅速下降到38.8,表明中国经济增幅回落态势进一步加大。
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从2007年的27.1%降到了2008年11月份的13.5%,尤其是近几个月下降速度很快,在2008年8~11月期间,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从23.5%降到21.1%,再降到19.5%,再降到13.5%,明显呈现逐月下降态势。这都表明机床行业进入了下行通道,机床制造业企业已经行走在“冬天”里。
2008年下半年,机床产品市场销量尤其是普通车削类机床产品销售情况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普通机床、经济型机床需求明显放缓,主要企业销售也随之出现较大下滑。行业龙头沈阳机床2008年10月份发布公告,预告年度亏损。其他部分企业面临用户大量退货,产成品及在制品大量积压,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迅速转为亏损,资金链极度紧张乃至断裂,不得不减产,甚至隐性裁员。机床工具行业企业不得不承认,用户提着钱口袋、排队等着提货的黄金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而留给他们的是凛冽的寒风和刺骨的冰雪。
但仔细研究机床工具行业公报,会赫然发现处于行业第3位的秦川集团显得如此与众不同。2008年1~10月,秦川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高出行业平均增幅19.6个百分点。旗下上市公司秦川发展2008年前三季度完成销售收入8.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实现每股收益0.2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5%,表现出良好的业绩增长能力。
秦川集团的骄人业绩使得它就像一朵盛开的腊梅,在寒风中迎着飘舞的飞雪傲然绽放。在以“危机”、“减速”、“下滑”、“减薪”、“裁员”、“倒闭”为主题词的“冬天”里,这枝盛开的傲雪梅花,让人感觉如此的温暖和充满希望。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龙兴元董事长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从容‘过冬’,不是有先知先觉,也不是幸运之神的偶然垂青,更不是仅在当前采取了一两招有效的应对措施,而是因为我们把握住了宏观经济、具体产业、特殊行业的发展规律,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办事的结果。”这或许就是秦川集团能够在危机之中从容不迫、特立独行的原因所在。正是秦川集团在发展的道路上坚守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正确的发展方向,最终为他们赢得了“过冬”的御寒衣。这些或许可以成为一些制造业企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一,坚持“三高战略”,赢得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
秦川集团在几年前根据对自身核心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走差异化路线,确立了市场竞争的“三高战略”,即高端技术与管理、高端市场、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几年来坚定不移地走高端路线,坚持“精密、大型、高效、复合、环保”的特色,秦川开发出一系列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特种、关键制造领域所需的高端机床产品,如精密数控磨齿机、数控叶片磨床、车轴磨床、车桥磨床、数控切点跟踪曲轴磨床、龙门式车铣镗磨复合加工中心等,占据着行业的高端市场,受市场波动影响小。在这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尽管多数机床工具企业出现了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产品大量积压和滞销,以及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的现象,但秦川的高端产品如YK7380、YK73125、YK73200、VTM180、VTM260、VT350等仍供不应求,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能力。
秦川的产品因其拥有高端技术水平而雄踞高端市场,也实现了高效益的追求目标。齿轮磨床产品继2006年首次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之后,又有十几台进入美洲市场和欧洲市场。随着秦川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的成功,树立了公司高端产品的品牌形象,因此打开了国内高端市场。上海汽车公司、比亚迪汽车事业部对秦川齿轮磨床的选择,标志着秦川齿轮磨床从此打开了国内轿车行业的大门。在产品售价上,秦川有一个“吨售价”的概念。由于我国机床水平整体落后于欧美先进国家,因此我们的机床产品出口多以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主,还包括台钻、锯床、砂轮机、抛光机等低值机床,数量很庞大,价值很低廉,平均“吨售价”仅约3万~4万元,甚至低于1万元,好似卖铁。而秦川集团卖到欧洲、美国的齿轮磨床,平均“吨售价”都在30万元以上。秦川人甚至提出,毛利率低于25%的产品坚决不做。
如今,秦川集团依旧瞄准高端,正在与一些高校和国外研发机构开展广泛合作,研发的新产品有:适用于大飞机难加工曲面构件的高速对头铣床;适用于大飞机梁架类构件的双动龙门式镗铣床;以及解决航空发动机和高速燃气轮机叶根(槽)的拉削系统等。这些产品将在明后年陆续形成生产能力,成为秦川度过本轮经济周期的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三精优势”,练就战胜危机的内功。
以精密加工、精密检测、精密装配为内容的“三精优势”,是秦川集团历史形成的核心竞争能力,也是秦川集团赖以为国家提供先进工艺装备的基础。在秦川集团,机床轴类零部件的位置精度可稳定在0.001mm;机床矩形导轨加工精度可达到0.001mm;蜗轮蜗杆的加工稳定在3~4级;具有3级齿轮的加工、检测能力,以及高精度不同规格齿轮磨床箱体的加工能